永兴县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8-01-09 09:03 来源:县扶贫办 作者:县扶贫办 【字体:


我县共有省市贫困村33个,其中省级贫困村29个、市级贫困村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从2014年的12862户32383人精准识别到目前的11162户33218人。全县自2015年9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围绕精准扶贫“补短板、共发展”和“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以增加贫困户收入为核心,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创新扶贫机制为动力,以落实扶贫责任为保障,坚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县共有9个贫困村摘帽,4369户、1307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2016年度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县。2017年围绕“12个贫困村摘帽,5668名贫困人口脱贫”的总体目标,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度减贫任务完成情况。省下达的脱贫任务数为5393—5668人、11个省级贫困村。实际完成油麻镇五陵村、马田镇上桥村、高亭司镇高亭村和金坪村(市级)、便江镇关王村、黄泥镇六合村、金龟镇泉塘村、太和镇样下村、柏林镇陈门村、鲤鱼塘镇长冲村、七甲乡南湾村等12个省市贫困村摘帽,5688名贫困人口脱贫。

(二)主要领导“三走访三签字”情况。制定了《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脱贫攻坚“三走访三签字”工作的实施方案》(永办〔2017〕38号),按照要求全县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开展脱贫攻坚“三走访三签字”工作,县委书记、县长一年中对全县33个省市重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都进行了走访;“四联四包”县级领导对所联系的乡镇和贫困村、贫困人口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个人联系的贫困户每月至少走访1次;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每年走访辖区内所有贫困户,每月走访1次辖区内重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00人以上非重点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驻村工作队员每月走访1次辖区内所有贫困户。县直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所帮扶联系的村每月至少走访1次,帮扶责任人对所联系的贫困户每月至少走访1次 。县级、乡镇、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对脱贫退出层层负责、层层把关。贫困户脱贫摘帽,先由结对帮扶人和村党支部(总支)书记、村主任共同签字,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审核把关签字;贫困村脱贫退出,由“四联四包”的牵头县级领导审核把关,报县委书记、县长审定签字。

(三)扶贫干部队伍建设情况。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为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0名。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合署办公,从农业、水利、畜牧兽医水产、住建等单位和乡镇抽调6人集中办公。同时,狠抓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充实乡镇扶贫工作力量,每个乡镇都确保有两名以上扶贫专干,有专门的办公室,有全额的资金保障。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乡镇和单位绩效考核、领导班子考核内容,进一步压实了乡镇和单位扶贫工作责任。

(四)脱贫攻坚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一是加强财政投入,强化扶贫资金保障。确保资金投入。2015年以来,县本级财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679.06万元,主要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光伏扶贫专项等。强化资金争取。积极向上争取扶贫专项资金。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累计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资金7236万元,其中:2015年798万元、2016年2048万元、2017年4390万元。注重资金实效。结合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扶贫资金投入方式,推动金融产业扶贫工作,加大小额信贷分贷统还力度,大力推进扶贫“财银保”项目,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保障每个贫困村安排30万元的基础上,统筹安排500万元产业奖补资金,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性增收项目,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脱贫致富的能力。二是突出产业效益,强化资金统筹整合。制订《永兴县统筹使用涉农资金管理办法》和《永兴县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按照有机整合、相互补充、统筹规划的原则,整合农业、国土、交通、水利等各类涉农资金22206.26万元,引导投向扶贫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确保了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同时,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根据上级要求对两年以上未使用的财政存量资金和项目实施结余资金进行认真清理,统筹整合安排扶贫项目。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坚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突出问题导向,构建扶贫资金日常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严格执行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了永兴县财政局扶贫资金专户,确保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专账核算和专款专用,做到资金安排到项目、支出核算到项目。提高资金拨付进度。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审批程序的通知》,优化资金审批、拨付程序,全面实行审批程序限时办结工作制度和一站式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针对省、市、县督查中提出的脱贫攻坚等突出问题。制订脱贫攻坚突出问题整改方案,明确整改进度和措施,强化工作责任清单,积极督促抓好整改落实。加强监督检查。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将扶贫资金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开展“雁过拔毛”式专项整治行动,及时发现和解决扶贫资金使用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效杜绝套取、骗取、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财政扶贫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构建了覆盖全面、监督有力、管用有效的扶贫资金监管体系。

(五)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坚持产业主导脱贫。出台了《永兴县关于加强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吸收贫困户多、发展前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手工业典型,安排财政扶贫资金给予重点支持,促进贫困户脱贫。推动贫困户自主经营脱贫,根据全县扶贫产业发展规划,结合乡镇产业项目规划,对贫困户实施养殖、种植、旅游、互联网营销等项目实行奖励补助。2017年起,县财政在保障每个贫困村安排30万元的基础上,每年再统筹安排500万元产业奖补资金,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生产性增收项目。同时,扎实做好重点产业项目,我县重点产业项目1个,项目为七甲乡红米产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形式,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智慧农业、精品农业,延伸产业链,产销融合,提升单位产值,实现贫困户有效增收。目前已建扶贫基地6个共1200多亩,建设一条全自动烘储和加工一体化红米生产线和一家红米米粉加工厂。直接和委托帮扶242户699人,项目按不低于15%的投资回报率,连续分红7年,以委托帮扶形式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自主发展生产巩固扶贫成果,今年已经分红16.6万元。加快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全县29个省定贫困村每个村对应建设60千瓦(共计1.74兆瓦)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在6月底已全部实现并网发电,至11月底已成功发电80余万度,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稳定增长。

2、加大教育扶贫力度。2017年发放建档立卡贫困生资助资金累计717.2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0977人。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非寄宿贫困生、非公办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贫困幼儿资助工作,落实财政预算资金,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对全县3295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了资助,确保教育扶贫全覆盖。通过实施“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每生每学期给予1500元扶贫助学补助,今年来全县共有86名贫困学生享受“雨露计划”。我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入学率达100%,没有出现因贫辍学情况,没有出现因学致贫情况,没有出现乱收费的现象。

3、扎实开展劳务扶贫。充分利用部、省劳务协作平台,结合全县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意愿,有针对性鼓励企业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特别是与七甲乡高峰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劳务协作,使广大农村贫困劳动力人人参与农业合作种植,极大地调动他们就业积极性,并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完成贫困新增转移就业目标任务。2017年,市下达我县贫困新增转移就业目标任务692人。截至11月底,已完成贫困新增转移就业757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9.39%,预计到12月底,可完成810人左右,预计完成目标任务的117.05%。着力抓好就业扶贫培训和“两后生”培训完成“两后生”培训人数99人,完成任务的123%。认真抓好致富带头人培训:超额完成了全省指标数,20|7年省里下达的指标数是57人,全县参加实际培训人67人;培训人员全面覆盖有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员、结对帮扶责任人,也有从事种养殖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培训人员收获颇多。培训人员进一步熟悉掌握了国家扶贫政策,转变了思维,扶贫就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实现资源资产化脱贫,借力互联网手段脱贫。学以致用。培训完之后,黄泥村曹建萍、太和谢功金、邹声玉等学员培训之后对自己的农场新建有新举措。驻竹溪村的第一书记曹春生如何利用产业带动竹溪村的发展,真正让群众脱贫与农大的教授对接成功。

4、有序推进安居工程。“十三五”期间,我县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096人,其中:2016年325户1029人,2017年896户3067人。严格按照省扶贫办、省发改委文件要求,积极部署,结合四类人员清理工作,在前期识别的基础上,再次对搬迁对象进行核实,做到搬迁对象准确无误、精准锁定。严格执行中央和省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准确把握、严格执行建设模式、建设标准、项目验收等方面的新政策、新要求。 严格资金管理和使用,规范资金拨付程序。同时提高补助标准,缓解搬迁户资金压力。建房补助标准由原省定基本标准2万元/人提高到2.6万元/人,乡镇政府驻地购房3万元/人,县城购房3.5万元/人。2016年住房补助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2017年已拨付第一批1万元/人建房补助资金,其余资金按照建设进度及时拨付。

5、稳步开展健康扶贫。一是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集中救治一批。确定永兴县人民医院、永兴县中医医院为大病集中救治县级定点医院,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为定点指导医院。分别制了诊疗方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9月1日至今,共计集中救治4类9种大病贫困患者188人,救治率91.7%。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对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印制了《永兴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联系卡》1.5万张,交乡村医生发放到贫困户手中,截至11月30日,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30882人,签约率92.97%,12月上旬,将实现全覆盖。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性疾病患者开展个性化慢病管理,管理率达76.2%。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对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给予50%的补贴,特困人口全额补贴,共补偿参保费用528万元,实现参保全覆盖。建立兜底保障政策,按照健康扶贫要求,整合基本医保政策、大病保险、扶贫特惠保、医疗救助、定点医院减免、财政兜底等政策,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结算系统。4类9种大病贫困患者住院实际报销平均达90%以上。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均为二级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均建有一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1所合格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编制按每千人1.7人标准核定。三是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开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信息核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底数,实施分类分批救治,确保健康扶贫、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措施,切实减轻贫困患者个人医疗负担。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健康管理,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乡镇卫生院每月对33个贫困村开展抓党建促脱贫――健康免费体检工作。优先为农村贫困人口发放居民健康卡,制定出台了《永兴县贫困人口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工作实施方案》,拟为每位农村贫困人口发放一张居民健康卡,目前已完成信息匹配,确定县农商银行为合作单位。由县宣讲团队、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村组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升贫困人口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对农村贫困人口中的特困人员、低保户县内分别按县内住院目录内自费医疗费的100%、70%的标准救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内分别按50%、县外市内按40%、省市外省内按30%的标准给予救助,且不设起付线(原来起付线为10000元)通过健康扶贫,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贫困群众看病难,有力助推贫困户快速脱贫致富。9月份以来救助大病贫困群众2432人(次)276.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4类9种病66人7.8万元)。

6、强化兜底保障。一是精准认定兜底保障对象。下发了《永兴县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永政办函〔2017〕56号)文件,从5月份开始启动农村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严格操作流程,严把准入关口,“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清理后低保户4240户8857人(其中兜底户735户1407人),分别减少了70.9%、57.6%。现有兜底脱贫保障户733户1404人,兜底标准268元/人.月,年保障金3200元/人,共发放兜底保障金433.6万元。二是全面启用社会救助信息系统。科学运用全省社会救助管理系统,把救助对象全部录入救助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利用救助系统管理和发放资金。我县城乡低保对象已按省厅统一部署100%录入系统,并按系统名单进行资金发放。三是及时按要求提高保障标准。下发了《关于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永政办函〔2017〕77号文),全县从2017年1月1日起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20元/月.人提高到253元/月.人,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475元/月.人提高到550元/月.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由268元/月.人提高到330元/月.人。去年人均补差137元/月,今年人均补差151元/月,比上年提高了10%。四是规范救助管理,实施财政一卡通发放。目前,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资金7757.98 万元,充分发挥救助资金效益,预计全年资金结余为7.4%甚至更少。五是加大清整后的临时救助力度。从全县低保资金中安排600万元救助专项资金,并把救助资金分解到乡镇,把审核审批权下发到乡镇,多次召开乡镇分管民政工作的领导和民政助理员会议专题安排部署救助工作,重点解决未纳入农村低保的低保边缘困难群众、困难重点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因病致贫家庭、贫困学生、贫困计生对象、贫困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众,确保其基本生活,让各类困难群众充分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六)问题整改情况。抓好省市部署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诊断、大整改”活动,严格按照“一单四制”要求,逐项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部门和整改责任人,实行台账管理、督办落实、办结销号,共查找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存在6类5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形成了《责任清单》。同时对全县已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未纳入建档立卡的低保户、残疾人户、重灾户、大病重病户等重点人群全面入户甄别,建立好工作台账,特别是精准识别方面,全县清理错评需删除贫困人口3356户7035人。8月份又按照《关于将整户低保户录入扶贫信息系统的通知》文件精神,将整户低保户410户1135人,补录贫困户7户,补录贫困人口186人。通过动态调整,全县现有11162户33217名贫困人口。利用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精准管理和考核。做细数据清洗工作。采取“村核、乡镇比、部门对、县督”的方式,每周一调度,对整改进度慢的后3名由县纪委约谈。通过这些措施,我县建档立卡系统里的33253条错误信息中除因系统模板没有开放的2900条没有修正外,其他数据全部按期修正完毕,确保了数据质量。做实信访回复工作。县扶贫办安排了专人负责,及时处置群众举报或来信来访。今年来,我县共收到省市交办的电话举报或来信件共28件,都已全部处置完毕,每一件都立即安排专人进行调查核实,与举报人见面,向举报人宣讲精准扶贫政策,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举报人心里积怨。

(七)特色亮点工作

1、县委总揽,党建引领力促扶贫。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精准扶贫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强力推进。突出关键少数,县处级领导以党建工作“四联四包”为依托,实施县级领导挂点、部门结对帮扶、派出第一书记等“以党建促帮扶”举措,以上率下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实行“月调度、季点评”制度。每个月,由县委、县政府分管扶贫工作领导召集各乡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召开月调度会,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每季度,由县委书记主持召开季度点评大会进行集中点评,对先进乡镇和单位进行通报表扬,排名后三名的乡镇作表态发言。同时,建立脱贫攻坚工作约谈机制,对整改落实不力的乡镇、单位,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约谈两次,按县委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进行问责处理。

2、部门联动,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按照“1+2+22”工作机制,各行业部门按照全县脱贫攻坚总体要求,分别出台可操作的行业扶贫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先后向贫困户发放《湖南省扶贫开发条例》《脱贫攻坚到户政策告知书》《脱贫攻坚工作手册》《教育扶贫惠民生及减负政策明白卡》《健康扶贫明白卡》等政策宣传资料17.5万份,向全县各级干部发放《脱贫攻坚工作手册》8000余本和《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论述摘编》400份。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等群团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分别制作了《脱贫攻坚政策到户告知书》,加大政策宣传。全县、乡镇、驻村帮扶工作队、结对帮扶责任人还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宣传,各自向所管辖、联系的贫困群众写了一封《公开信》,确保政策宣传到位。

3、责任压实,帮扶工作全面覆盖。各乡镇党委专职副书记主抓精准扶贫工作,并安排两名以上专职干部具体抓;除33个省市贫困村安排驻村帮扶工作队且保证每个工作队有3人以上外,对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全部明确了责任单位并派出驻村帮扶队员。4633名干部与11162户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帮扶全覆盖。制定了《永兴县脱贫攻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实行脱贫攻坚目标管理机制,县与乡镇、乡镇与村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各乡镇、各贫困村脱贫攻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层层分解任务、传导压力、落实责任。

4、机制创新,推行全程精细管理。在全省率先建成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手机App+移动互联网,实现了全县扶贫工作从“贫困户资料入库—审核—结对帮扶—记录跟踪”的全流程动态跟踪,全面建立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考核”脱贫攻坚新机制,经验做法获省委工作情况交流第5期推介。同时,开展“三个找得准”活动(一是找得准贫困人口动态分布在哪里?导致贫困的原因是什么?二是找得准帮扶的措施是什么?帮扶的效果会有哪些?三是找得准贫困人口收入来源在哪里?预脱贫的人口确定在哪里?)进一步摸清了扶贫脱贫的“底数”,找准了扶贫脱贫存在的问题,量身定做了贫困户脱贫帮扶措施。通过大数据技术强大的储存、统计、分析、加工能力,对全县驻村帮扶工作实施数字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对全县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对全县扶贫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研判,为指挥调度、科学决策提供权威参考。充分发挥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作用,动态掌握考核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到岗情况、工作情况、帮扶成效。

5、多方联动,社会扶贫合力攻坚。一是举办“扶贫日”活动。10月17日召开高规格的“永兴县2017年扶贫日活动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对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20名“最美扶贫人物”和10名“自力更生脱贫群众”进行了表彰,并于当日在县城人流多的街道发放“扶贫日”宣传资料,引导社会关注扶贫工作;。二是强力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上线工作。按照“党政主导、社会主帮”的原则,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迅速组建专门班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截至11月30日,全县共完成贫困户注册11925户,注册率106.83%;爱心人士注册3687人。三是牵头组织开展“社会扶贫+劳模和志愿者扶贫攻坚服务队”志愿服务精准扶贫活动。帮助全县贫困村中无生活自理能力的贫困对象清洁清理、添置生活必需用品,采用戏曲音乐等多形式宣传党的政策,并给予服务对象精神关怀,目前该活动正在有序开展中。

二、2018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8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按照“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两个重点、夯实三大基础、抓实八项工程、强化三项措施”的工作思路,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精准施策,确保完成12个贫困村、13024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工作任务。具体做法有:

(一)围绕一个目标任务

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退出任务,即完成12个贫困村、13024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工作任务。

(二)把握两个重点标准

一是把握好贫困户退出的标准,即达到“一超过、两不愁、四保障”的标准;(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稳定脱贫标准,不愁吃、不愁穿,教育、医疗、安全住房、安全饮水保障)

二是把握好贫困村退出的标准,即实现“一确保、两个完善”。(确保综合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下;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本完善)。

(三)夯实三大基础工作

一是做实基础台账资料,即村、乡镇、县级资料齐备,信息一致,档案完整。

二是认真抓好驻村帮扶,即通过驻村帮扶工作,借助帮扶单位在政策、项目、资金方面的优势,切实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职业技术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破解瓶颈、加快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三是扎实做好结对帮扶,即通过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拉近群众距离,引导贫困户内心动力,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让有脱贫能力的实施产业、技术、政策帮扶等,无脱贫能力的实行社会救助。

(四)抓实八项工程

1、抓实产业扶贫工程。进一步拓宽路子,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选择一批产品有特色、市场前景好的产业给予重点培养和扶持。重点推进“2345”产业扶贫工程,“2”是扶持贫困户每户养殖一批羽鸡鸭或2头以上牛或猪羊。“3”是发展农业产业化,通过致富能手+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实施种植油茶、烤烟、冰糖橙工程,引导贫困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荒山荒坡种植冰糖橙。“4”是扶持一批贫困户每户垦复扩种油茶山4亩以上。“5”是扶持一批贫困户每户安装5kW光伏发电设施。 同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吸收贫困户多、发展前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手工业典型,安排财政扶贫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给予重点支持,促进贫困户抱团脱贫。

2、抓实就业扶贫工程。加强培训引导,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缺少职业技术技能的贫困人口,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贫困人口经营和就业技能本领,真正达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人”的目标,有效增加其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帮助就业一批,设立保洁员、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开发爱心工作岗位,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同时,及时收集发布全县企业招工、项目建设用工及公益岗位等就业信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在家即能增加工资性收益。推动劳务输出,对建档立卡中有劳动能力但无固定收入的贫困人口,定期组织企业举办现场招聘会,积极实施“春风行动”,力促更多贫困户外出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

3、抓实安居扶贫工程。加大对建档立卡中有危漏房等安全隐患的贫困户实施危房改造力度,实现“应改尽改”,促使贫困户住有所居、安居乐业。同时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户后续产业扶持,实现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有收入。

4、抓实教育扶贫工程。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围绕教育扶贫“一提高、两降低”核心指标,大力实施扶贫助学工作,进一步完善落实贫困户子女就学助学帮扶措施,确保全县所有贫困户子女不因贫失学、不因学返贫。大力实施“雨露计划”,积极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创业培训,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打牢脱贫致富根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继续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制度,“应补尽补”。

5、抓实健康扶贫工程。积极宣传健康扶贫“三个一批”救助政策并将政策落到实处,让患病群众享受政策的红利。尤其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大病致贫、返贫等对象,要通过开展“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服务措施,加大贫困户医疗费报账比例,积极协调县卫计、人社、民政落实大病救助工作,完善大病救助体系建设,让大病贫困对象在享受现有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再次给予报销,避免贫困对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6、抓实金融扶贫工程。继续巩固金融产业扶贫成果,加大金融、保险助推扶贫工作力度,让有条件,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经济组织参与到扶贫事业中来,让更多地贫困人口享受政策红利。各乡镇要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与县农商行的衔接沟通,既要把好关口,稳妥推进;又要认真组织,发挥好乡镇扶贫经济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维护好贫困户的切身利益。

7、抓实政策扶贫工程。着重保障政府兜底一批,积极协调民政、残联等部门,对可以纳入低保保障的贫困对象,积极办理低保手续,确保“应保尽保” 提高其生活补助标准。依托“两线融合“政策扶持,使贫困低收入家庭真正得到政策保障。

8、抓实社会扶贫工程。积极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这个全国唯一具有政府公信力的社会公益网络平台的推动作用,通过“互联网+”社会扶贫平台,搭建社会资源进入扶贫领域的桥梁,有效对接贫困户需求和社会资源,广泛动员爱心企业、群团组织及个人参与到脱贫攻坚事业中来,实行线上线下对接、企业帮扶、群团助力“三位一体”,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新局面。

(五)强化三项保障措施

1、强化财政投入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扶贫资金和政策,加大县本级财政投入,整合涉农资金,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质量。

2、强化责任保障。要落实主体责任,乡镇是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承担者,守土有责,不能等着上级政策支持,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扶贫的内心动力,化“要我扶贫”为“我要扶贫”。要落实部门职责,对“1+2+22”政策体系中的22个重点行业部门,要主动履行精准扶贫工作的主体责任,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实现各部门把握的各项政策落地,整合各项资金,形成扶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优化大数据平台,发挥大数据决策优势。要落实帮扶职责,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组织结对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通过走访,增加了解,加深感情,将各项惠民政策落细落实,精准到位。

3、强化纪律保障。要强化扶贫领域的执纪问责,加强对扶贫资金、干部作风、帮扶成效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进一步完善《永兴县精准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常态化的督查巡查考核体系,运用考核“指挥棒”,端正工作导向。采取季度点评,实行重奖重罚,督促整改落实。对整改落实不力的,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约谈两次,进行诫勉;对考核结果优良的乡镇,由县财政按照不同等次给予工作经费和项目资金奖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