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财政局2017年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8-01-10 11:35 来源:县财政局 作者: 【字体:

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积极克服中央环保督察及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导致停产等不利因素给财政工作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履行职能,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深化财政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2017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提高税收质量要求,1-10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87亿元,为年初预算的64.51%,同比下降24.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99亿元,为年初预算的61.54%,同比下降32.33%。地方收入中的税收收入6.13亿元,同比增长16.94%,占比51.15%。预计全年将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亿元,实现地税税收占比较上年增长14.5%。

(一)攻坚克难,财税收入组织成效明显。坚持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调整预算,细化任务分解,加强协调调度,实现了财政收入均衡入库和质量优化。一是分解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及时把年度预期目标分解落实到财税部门、乡镇和园区,确保了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并协调税务部门开展了财税集中促收活动。突出园区发展的主战场作用。把“两区四园”作为全县的产业洼地、企业洼地、财源洼地来打造,以确保全年预期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加强协调,确保均衡入库。紧盯财政收入预期目标,建立横向协税机制,强化财政部门在收入管理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牵头召集税务、国土、房产、银都集团等部门密集召开分析会、调度会,每月对财政总收入、重点税源企业(项目)税收进行形势分析,落实收入任务和征管举措。三是强化措施,确保应收尽收。狠抓重点税源企业、重点建设项目的税收征管,多次会同税务部门开展了欠税清缴专项行动和税收专项检查工作,切实加大查补清欠税款力度。及时应对上级政策的调整,如完善煤炭税费统征项目标准设置,在不增加煤炭企业负担的情况下,根据中、省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精神,参照周边产煤县市煤炭税费统征项目标准设置情况,对煤炭税费统征项目标准进行合理调整。煤炭税费统征项目由“四税七费”调整为“四税五费”再到“四税四费”,吨煤税收贡献提高23.5元/吨;针对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可能导致我县减收7000-8000万元的不利形势,及时参照市政府文件精神及兄弟县市相关做法,结合我县实际出台相关办法,确保了税源不流失。

(二)统筹兼顾,民生事业投入持续增加。坚持公共财政本质属性,新增财力重点投向民生领域,优先保障民生政策落实,突出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民生支出预计达29.8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02%。一是教育优先发展得到保障。预计完成教育投入11.4亿元,较上年提高3.5%。大幅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安排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学杂费、学前教育家庭困难幼儿入园补助等各项资金需要充分保障。投入217万元建立校车安全管理机制,将全县150辆校车纳入统一管理。提高教师待遇,安排资金2000万元用于保障教师绩效奖。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先后推动了永兴一中南校区、龙山路小学、碧塘中心学校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大迎省“两督考核评估”学校维修改造提质,目前已顺利通过省检。二是社会保障力度明显加强。预计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23亿元,较上年提高15.5%,支持全面建立和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财政补助水平逐年提高,拨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经费4904万元,五保分散供养1509万元,发放优抚及临时救助资金1590万元,加大社会福利工作力度,安排残疾人两项补贴804万元,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三是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完善。政府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到12类45项,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提高到50元/人。全面落实政府对城乡居民医保450元的补助标准,做好基本医疗保险与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衔接,提高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四是文化事业持续发展。安排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补贴36万元,大力保护和开发“花鼓戏”民间艺术,提高送戏下乡力度。增加村级文化建设资金,用于农家书屋、电影放映、组织文娱活动等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五是保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健全民生实事投入机制,层层落实重点民生实事工作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上下联动的推进机制,工作推进实行任务、问题、责任“三单”管理。加大民生实事项目投入力度,投入资金12.87亿元,其中县级配套6014万元,确保资金按时拨付,有力保障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公路提质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建设。

(三)加力增效,服务发展措施坚实有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积极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格落实上级“减税降费”要求,逐项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外部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全年共取消、停征、降标收费基金34项,涉及部门20多个,累计减负900余万元。发挥政府采购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功能和调控作用,大力支持创新企业和本地企业发展。二是支持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注重发挥资金投入的“乘数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汇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合力。出台了《永兴县产业引导资金管理办法》,设立现代农业发展、文化旅游、工业、服务业四大产业引导资金,安排产业引导资金1.2亿元,有效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取煤炭和烟花爆竹企业关闭退出资金1500万元,为煤炭、烟花爆竹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积极争取湖南省制造强省专项资金,支持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和新型工业化重点项目发展。三是强化财政金融联动。发挥财政牵头作用,推动金融联动,总结推广“财银保”合作经验,建立健全经营实体与保险公司、银行协商合作、风险共担机制,提供中小企业周转贷资金2940万元,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完善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开展对中小微企业、涉农经营实体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补贴“惠农贷—粮食贷”担保资金646万元。争取中央财政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和定向费用补贴资金700万元,调动我县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四是保障项目建设有序开展。突出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民间投资主导作用,积极推广PPP融资新模式,城乡安全引供水和“两区四园”污水处理项目撬动社会资本9.3亿元,成为全省第一批、中央财政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以抓调度重争取为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累计拨付各类项目建设资金33.91亿元,确保了长鹿度假休闲山庄、S212沿线新农村建设示范项目、西河生态休闲风光带等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深化改革,机制体制活力不断激发。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大重点突破和难点攻坚力度,财政各项改革举措稳步推进,有效落实。一是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完善单位基本财力保障改革,着力解决单位运转中的普遍问题和突出矛盾,提高乡镇保障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基本支出的保障水平,县本级部门之间基本支出保障水平更加接近,基本满足了单位保工资保运转的需要。初步形成了编制有标准、执行有约束、考核有依据、效益有反馈的预算管理体系。二是强化资金统筹整合。按照“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引导,项目为平台,统筹为核心,创新为动力”的工作思路,出台《永兴县统筹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累计统筹涉农资金1.97亿元,优化财政涉农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和聚集效应。三是推进国有资产及政府采购改革。加强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出台了《关于规范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审批流程的通知》,将国有资产配置申报与政府采购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对代理机构进行择优随机抽取,切实规范了政府采购及国有资产管理。四是推进非税执收电子化改革。在非税票据电子化改革的基础上,主动与中国银联、网财软件公司等单位合作,开发了“学生收费管理平台”和手机微信缴费平台,率先在全省成功推行县属学校网上缴费和微信缴费,确保了资金安全,真正实现了“电子开票、自动核销、全程跟踪、信息共享、高效便民”的目标,并相继启动了网上缴费平台建设及社保基金电子化收缴改革工作。

(五)严格监管,资金使用效益稳步提升。以强化财政政策落实为根本点,严格管理为切入点,动态监控着力点,把严肃财经纪律贯穿于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始终。一是健全管理制度。为优化资金审批、拨付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先后制定及修订了《统筹涉农资金管理办法》《PPP项目管理办法》《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审批程序的通知等资金管理办法14项。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有效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规范、高效。二是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对重大财政政策执行情况、财政资金支出分配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实施了“互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工作。制定了重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年度考评办法,组织开展了“隐形报账”“私车公养”、虚套种粮补贴资金专项整治等一系列重大专项检查。在检查方式上实行交叉互动,检查内容上更加聚焦重点,检查范围上进一步扩大,并针对检查出的问题

及时督促各相关单位整改到位,有力维护了财经秩序,保障了财政资金安全。三是积极盘活存量资金。盘活存量,切实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已清理出各部门和专户的存量资金5110万元,全部列入2017年政府预算统筹安排使用,大大减轻缓解了财政支出的压力,提高了财政效益。四是提高资金效益。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发挥好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1-10月,共计完成政府采购项目253次,预算金额17031.73万元,实际采购金额16038.78万元,节约992.95万元,节约率5.83%。坚持创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机制,积极跟踪评审,加强全程监管,不断提高财政投资评审质量和效率。累计完成工程预算评审项目140个,评审金额128747万元,审定金额112391万元,审减金额16356万元,审减率12.7%,有效降低了工程项目投资成本。

(六)优化效能,机关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始终把建设一支忠诚可靠、大有作为的干部队伍作为财政工作的根本保障。以党建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核心,机关效能和工作执行力不断提高。一是强化队伍建设。把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党风廉政、作风效能建设紧密结合,坚持以中心组学习、专题辅导、业务培训等学习形式为载体,以“机关党员进社区”“戴党员徽章,亮身份”等活动为抓手,以文明单位、平安单位创建、工会文体活动开展、扶贫帮扶等依托,通过以“学”促“做”,以“查”促“改”,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素养和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二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狠抓“两个责任”落实,不断强化班子成员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的核心地位,坚持领导带头,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单位绩效管理考核,落实“一岗双责”,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组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党课4次,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等理论学习6次,组织参观教育基地2次。例行约谈重要岗位负责人37次,提醒约谈72人次,重点约谈12人次,确保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压实到位。三是完善机制建设。推进工作会商、工作帮联、扶贫结对帮扶等各项工作开展,坚持深化“一站式”服务内涵,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大效能制度嵌入财政资金审批流程,确保流程、明确职责,机关效能不断提升、资金管理不断规范、队伍形象不断塑优。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完成收入任务压力巨大。税收收入缺口大,受政策性因素影响,我县支柱产业收入呈大幅下降趋势,造成税收收入短收严重,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确保“全省十强县”的目标任务,税收增长需达14.5%。根据测算,国税部门全年预计只能完成5.2亿元,地税部门全年预计完成5.7亿元,缺口较大,按要求完成任务十分艰巨。收入退库风险日趋加大。当前全县还有应退未退再生资源增值税历史性退税余额2.02亿元尚未退库。我县未退再生资源增值税已被国家税务总局监控到,对我县下达了督办,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如果这一部分收入在今年退库后,将直接减少当年财政总收入,同时导致税比大幅下降。并且由于应退税款时间跨度长、余额大,大多已提前由县财政预借给了企业,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面临无法正常退库且财政资金无法回笼的风险。

(二)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一是减收因素较多,收入质量改善任重道远。我县以“银”、“煤”、“房”、“建”为支柱的税源结构受经济下行影响,财源停产休业情况仍然持续,产业主体不多、不强、不优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改变,新兴产业拉动财税增长短期难以实现。同时,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降税降费对财税收入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二是刚性支出加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支出结构固化、能增不能减的问题仍然突出,民生政策提标扩面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各种改革性成本支出有增无减。2017年全县基本支出预算总额11.64亿元,比上年增加2.19亿元,干部职工福利待遇提标、“四城同创”、农民工进城购房补助、脱贫攻坚等新增支出大幅增加,而盘活存量资金空间不断缩小。财政保障能力极低,面临的收支平衡压力十分突出。

(三)资金调度压力较大。我县本级财政收入规模本来就不大,为了保工资、保运转和保民生,只有通过调度上级专项指标款来维持,资金欠账包袱加重。特别是由于财政收入质量不高,造成财政增收与财力增长不同步,地方可用财力增长有限。而今年我县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正常运转刚性支出不断加大,融资处境日益维艰而到期政府性债务必须按期还本付息,造成财政国库保正常运转难度巨大,资金调度异常紧张。

三、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十九大召开后的开局之年,做好财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发挥财税职能作用,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机制体制改革,培育涵养税源财源,积极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开创永兴财政改革发展新局面。

(一)强化措施抓实征管。加强对经济形势和税源情况分析,掌握税源结构变化情况,加强对重点行业、企业和主体税种的动态监控,强化收入分析、预测和监控力度。进一步完善与税务部门的联动机制,落实税收征管保障措施,完善税收征管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单位协税护税积极性。创新征管方式,推进国地税深度融合,加强国地税在信息共享、数据应用、税收征管和整合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突出“互联网+税务”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完善综合治税信息管理平台,与各涉税职能部门信息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形成部门配合、职能协作、数据共享、控管有效的运行机制,确保应收尽收。

(二)夯实财源建设基础。统筹运用财税政策、财政体制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支持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服务经济发展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一是巩固支柱产业。综合运用结构性减税、财政奖补、资本金投入等方式,支持大力推进“中国银都”发展首选战略,提升“中国银都”的品牌影响力,形成有效的产业集聚。大力扶持雄风、贵研等以白银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发展壮大,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培育优质产业群、产业链,推动经济发展。二是培育新兴财源。继续通过基金引导、财政贴息、风险补偿增信、融资担保等形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帮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向上争取项目建设、资金补助、政策先行先试财政支持,大力推动我县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重大科技成果转换和关键技术研发。充分发挥产业引导基金的作用,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财政增收的可持续性。三是引导金融服务发展。加强财政金融联动,总结推广“财银保”合作经验,建立健全经营实体与保险公司、银行协商合作、风险共担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完善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大力开展对中小微企业、涉农类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三)加强财政资金管理。以制度建设为支撑,全面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提升综合绩效,防控财政风险。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加强预算执行力度,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年度预算执行中原则上不再追加预算。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要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加强对精准扶贫、社会保障、降税降费、重大项目建设等重要政策、重大决定落实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及时想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实施情况,严肃违纪违规行为监督检查。二是提升监督合力。与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配合,建立财经纪律专项整治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着力加强对财政收入质量、财政政策落实、财经纪律执行、专项资金使用、内控制度建设的监督。采取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开展财政专项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逐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方式。创新财政监督管理方式,加强财政监督力量,强化监督检查,综合运用“互联网+监督”模式。三是防控债务风险。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将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加强政府性债务及投融资项目资金的监管。进一步明确融资平台公司职责,探索推进融资竞争机制,优化融资结构,严格控制融资成本。政府债务分类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加大存量债务资金和新增债务资金统筹使用力度。

(四)深化财政机制体制改革。坚持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上精准发力,以改革促发展。一是强化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单位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实施情况调研,积极探索人均定额、物均定额、比例定额三者有机结合的定额体系,适时推出按照定额标准统一测算加上特殊事项据实核定的办法测算公用经费需求,将财政预算编制改革推向深入。推行专项资金零基预算,整合后的专项资金原则上要求做到一个专项资金一个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实行专项资金预算公开和绩效评价。实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二是深化财政资金统筹管理改革。按照“扶强扶优”、“ 绩效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资金统筹力度,取消专项收入专款专用,对相关领域支出统筹安排保障。对统筹的资金,建立联合审核机制,统一审核、统一兑现,通过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社会经济效益优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效益。三是推进财政投资评审改革。进一步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职能,拓宽评审领域,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力度。开展项目支出预算评审工作,强化预算编制管理,推动预算评审实质性嵌入预算管理。四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国库支付监管,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工作,提高资金支付工作效率。适时推进国库现金管理改革,对人民银行国库存款通过竞标方式转存商业银行,规范国库资金调度,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增值。五是强化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规范政府采购预算执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程序,建立政府采购库,实现动态管理。加强资产管理,突出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加强对国有资产清理盘活力度,不断扩宽国资增收渠道,提高国有资产整体运营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