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市场监管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3-02-28 16:58 来源:永兴县市场监管局 作者: 【字体:

今年来,全面落实省局、市局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真抓实干表彰激励的指示要求,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全面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为主攻方向,带动事中事后监管、知识产权、质量强县、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全面争先创优,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一是商事制度改革高位推进。经省局同意,我县成功争取到全省商事制度改革五项试点工作之一的吊销未注销企业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市场主体退出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对吊销未注销企业开展强制注销改革试点。自改革试点以来,我县初步确定被吊销满3年未注销的726户企业作为强制注销对象,并送达了清算(注销)催告通知,经与相关部门共同核查,最终确定对符合强制注销条件的600家企业启动了强制注销程序。目前,已作出强制注销决定的企业50家,正在进行拟强制注销告知公告的企业542家,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改革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是企业开办更加便利。企业开办实现了“一站式”并联办理,做到了六项联办、随到随办、半天办结。同时,坚持线上办与线下办相结合,全县新设企业1630户,全程电子化办理率95%,“一网通办”办理率达到85%。三是服务企业优质高效。成立了“高效便捷、暖心顺心”新注册企业服务办公室,创新设立了“便商之家”,实现了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一条龙服务工作机制,切实及时解决企业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服务效果受到了市场主体的广泛赞誉,典型经验得到了《中国工商时报》、《湖南日报》等媒体推介,获得了省委统战部“创新成果奖”。

(二)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成效显著。一是市场主体数量稳健增长。全县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9978户,全县新增市场主体数量6117户,净增3688户,其中,企业5628户,新增1561户,净增1182,;二是市场主体质量显著提升。新增规模以上企业6家,申报高新技术目标企业9家,已公示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培育上市辅导后备企业1家,完成个转企31户(任务25户,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全省“现代服务税收贡献五十强”名单,全市入选3家,全部是永兴县企业。

(三)维护市场秩序强力推进。一是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广泛推进。全县20个部门启动了跨部门和部门内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任务,实现了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审慎包容监管得到深入推进。共制定或接收抽查任务92项,已启动任务92项,已完成任务92项,已抽取的检查人员448人次,应检查的对象1660个,已录入检查结果的对象1660个,已公示检查结果的对象1660个,记于企业名下的对象1221个,公示率100%。

二是消费维权高效落实。共受理调处各类消费投诉举报113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及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以上。三是执法办案规范有力。共立案101起,罚没款227.5万元,其中被省局列为典型案例5起,居郴州县市区第一位。

(四)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一是切实抓好质量强县工作。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指导6家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引导5家企业积极参与湖南名品认定工作;指导晶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11届市长质量奖获奖企业。二是继续加强对由我县企业制定的回收铋原料(GB/T39148-2020)、回收碲原料(GB/T39149-2020)、回收硒原料(GB/T39150-2020)三项国家标准的宣贯工作;指导湖南粹柴粹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制定三项企业标准,16家企业完成了与国际标准对标工作,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申明公开32项。三是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纵深推进。湖南晶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重点企业保护”项目。全县专利授权310件,其中发明专利18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25%。商标注册申请337件,注册225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2514件。

(五)安全监管底线有效稳固。一是食品安全监管日渐强化。今年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1480张,发放小餐饮经营许可证177张,发放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许可证21张;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共抽取1404个批次,其中对53个不合格进行处置;认真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机制工作,全面清理食品经营主体情况,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包保主体台账405家(其中A级2家,B级25家,C级118家,D级260家),通过此举措,进一步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与市场主体责任的落实;组织开展了“护老”、“护苗”等一系列“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37起。二是药品安全监管规范有序。开展了农村药品、中药饮片、疫苗等进行了专项检查,共检查涉药涉械单位860家次,立案查处20起。三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措施严格。强化培训与监管相结合,共培训企业136人次,检查经营单位437家次,下达监察指令书179份,停运特种设备23台,立案查处22起。其中一起液化气站违规充装案被省局列为典型案例。四是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常抓不懈。突出电动车、电暖器、成品油、农资、文具、体育用品、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工业产品,共检查相关经营单位2250家次,立案查处12起。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市局的要求、群众的期望存在一些差距:一是市场监管队伍老化比较严重,人员结构青黄不接,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局空编人员目前不能进人,公务员职级晋升比例太低,影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二是“准入不准营”的问题依然突出,“双随机”监管、信用监管的理念与实际工作存在两张皮难以落实到位。三是食品、药品、工业产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而监管手段基本是老办法、老套路,守住安全底线的压力很大;市场监管执法的专业力量、业务水平、履职能力与市场监管工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2023工作打算。

(一)守底线。坚决守住“三品一特”安全监管底线,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持续深入开展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切实杜绝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事故。一是完善监管机制,抓实食品安全监管。结合落实“两个责任”部署要求,组织本级包保干部完成首轮包保督导,落实属地管理各项责任,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各项规定,对高风险单位进行重点督导,加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加强食品抽检工作,继续开展食品安全“护源”“护苗”“护老”、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国产婴配乳粉提升行动和大米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守住老百姓“菜篮子”“米袋子”“油壶子”安全。二是把握监管要求,抓实药品安全监管。聚焦“四大领域”“五大品种”,全面开展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环节专项整治,持续加大农村药品、高风险产品和重点领域监管力度,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地维护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安全。三是突出监管重点,抓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大力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重点开展燃气安全排查整治、电梯维保检验检测专项整治,强化监管执法,发挥信用监管约束作用,有序推进电梯检验检测和维保两项改革试点工作,坚决杜绝较大以上事故、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发生。四是坚持点面结合,抓实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电取暖器、电动摩托、化肥农资、纤维制品、违规营销宣传等重点工业产品和重点经营环节,科学编制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管目录和抽查计划,全面开展工业产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全面推广规范产品合格证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出厂检验,实现质量信息可追溯、可查询。开展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商场创建活动。

(二)优服务。持续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强化市场主体靠前服务,推动市场主体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全面降低准入门槛。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整合注册注销、“证照分离”,探索落实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便利化改革举措。二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要贯彻落实今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和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激发社会创业创新创造活力,实行市场主体倍争行动,力争我县市场主体总量2023年底突破32000户,实现“十四五”期间企业主体数量倍增目标,着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三是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改革。把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除特殊重点领域外,所有行政检查都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实现市场监管领域相关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的全覆盖和常态化,有效地做到了既监管到位、提高监管效能,又避免多头执法、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整治园区、楼宇、商业综合体等转供电主体违法加价行为,整治商业银行强制搭售产品、超公示标准收费、收费与服务项目不符等违规行为,严厉查处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行为。推动严格执法与包容审慎监管的有机结合,把握监管执法的时度效,建立免罚清单,对一般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查不罚”。

(三)促发展。加强对市场监管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前瞻性把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升工作水平,确保脚踏实地、行稳致远。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要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铁拳”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完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开展知识产权强链护链专项行动,抓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加快布局培育专利技术,助力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同时遏制专利非正常申请,提高专利质量。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和银企对接活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与金融资本的有效对接。二是立足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积极做好质量强县工作,广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推广国际质量管理经验,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广知名度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全力支持县内企业参加湖南省省长质量奖评选,争取年内实现“零的突破”。搭建品牌培育、认定、宣传和展示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湖南名品认定工作,提升“质量体检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等活动成效,实施计量器具分级检定制度和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积极指导推动县内企业开展质量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质量标准化对企业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营造的助推作用,引导县内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三是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消费维权服务水平。加强消费教育,推动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完善以ODR为重点的消费多元化解机制,加大“诉转案”工作力度,强化部门协同监管,大力整治违法乱象,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继续坚持“消费维权”一把手牵头、“投诉—批办—办理—回复—反馈”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及时高效办理好消费投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发挥好消费保护对规范市场秩序、净化市场环境的的积极作用。四是突出公平与竞争,全面提升价格和反不正当竞争工作水平。突出营造公平环境,培育良好生态,突出维护竞争秩序,加强监管力度,彰显执法力量,突出提升监管效能,创新监管机制,强化监管手段,优化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制度环境,逐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突出价格监管,保障公正公平的市场秩序。特别是要聚焦教育、医药、水电气等民生重点关切领域,加强价费监管,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和市场主体的合规。

(四)争先进。继续争取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为目标,全面带动各项工作争先创优。围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知识产权、质量强省、食品安全工作四项国务院和省政府确定的真抓实干激励项目,突出优势、打造亮点,守住底线、补足短板,举全局之力,聚多方支持,确保我局真抓实干激励项目争取获得省政府表彰。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作为我局2023年争取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的主攻方向,在全面总结去年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学习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营造我县的工作特色和优势,积极加强与省、市局的对接和沟通汇报,着力打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事中事后监管的永兴模式和永兴经验,以一域之光争取在全省发光,为县委、县政府写好市场监管的荣誉答卷。同时,知识产权、质量强省、食品安全等其他三项工作,也要对标真抓实干的标准和要求,拿出创先争优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劲头,自我加压,不断提升,补齐短板,学习赶超。

(五)强队伍。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市场监管领域的政策法规、监管业务和专业技能,全面推进市场监管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夯实提升队伍素质和履职能力。一是提升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党校和省、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工作,自行举办各项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干部职工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水平。二是合理调配干部。加强股室队所负责人交流工作,提拔重用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职工,真正起到调整大家的动力、合力、凝聚力、战斗力。三是改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基层中心所办公用房、执法用车等必要的基层设施,为一线的监管执法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四是强化作风建设。自觉接受监督,虚心听取社会各界的批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水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切实督促市场监管队伍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意识,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树立市场监管的良好社会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