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老男孩”

发布时间:2020-12-08 16:33 来源:县应急管理局 作者:刘俊平 【字体:


“刘队长你来了,到家里坐坐,今天中午在我家里吃一餐没菜的饭”,穿行在水源村的村头巷尾,总有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我内心也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满足。

我是一名有着40多年工龄、30多年党龄的科级干部,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因为工作之余爱健身,将近退休的年纪了也不显老,同事和朋友送给我一个“老男孩”的称号。2018年伊始,单位重新派人下乡扶贫,看着同事们为难的表情和领导紧锁的眉头,我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吃得消,还可以做点事情,就主动报了名。在临近春节一个寒风呼呼的日子里,我带上棉被和行囊来到了马田镇水源村,正式成为一名扶贫队员。2020年里,组织上安排我担任驻马田镇水源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

水源村社情比较复杂,记得刚来到水源村的时候,人生地不熟、一问三不知,做起事来很不顺心,感到非常别扭。乡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长期在机关单位里,一下子很难适应农村的生活。我默默下决心,既来之,则安之,要发挥退休前的光与热,决不给单位和组织抹黑拖后腿。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一个月内一定要熟悉掌握扶贫政策和全村30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一个月时间内我没有休息一天,一边查看资料,一边向前任队长、村干部请教,一有空我就要求前任队长和村干部带着我入户走访,每到一户我都会向村民和贫困户介绍,我是新来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以后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跟我反映或到村委会找我,我们随时都在村里,下乡扶贫几年来,我坚持睡在村里、吃在村里,过老乡一样的生活。

我有车不开,经常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入户走访拉家常了解情况,凡是有村民咨询办事,我都会热情地帮忙解答,有不明白的也会打电话咨询请教,再告诉他们如何去做。几年来,我与村里老乡和贫困户的感情越来越深,距离越来越近,走在村里面,没有一点干部的“气质”,完全是老乡的“气息”了,村里的狗见了我都直摇尾巴,因为坚持骑行和走路,呼吸乡间空气,身体更加硬朗,老乡们也偷偷在背后叫我“老男孩”。现在村里的老乡已经完全把我当成村里的一员了,老年人、中年人、年轻人甚至小屁孩都愿和我做朋友,他们有开心事也找我聊聊,有烦心的事也找我谈谈,有点小纠纷也找我来调解,老乡的家长里短,我成了他们最先倾听者!

日常走访时,我了解到贫困户刘苏田时智力有问题,由于没有办理残疾证,他无法享受政府的优抚政策。要他自己去办理残疾证根本做不到,他平时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看着他可怜无助的样子,我决心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第二天我就开着自己的车带他到县残联进登记并到市精神病医院进行了医学鉴定,半个月后顺利拿到了智力二级残疾证,享受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办证有关费用、伙食费、车旅费全部由我负责。

近几年来,我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力所能及地为贫困户解决一些经济方面的困难,积极为贫困户家庭就医就学等方面捐款,捐物总额达 1000多元;积极带动身边亲戚朋友在水源村消费扶贫,购买水源村贫困户农副产品1万多元。

我在扶贫工作中受过一些气,在走访时摔伤住院一次,但还是能保持一颗纯真的“老男孩”心肠,用情、用心、用力地对待扶贫工作,做到对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倒背如流,赢得了村民们尤其是贫困户们的认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欣慰地看到,通过几年的点滴努力,水源村的贫困户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低保救助、安全饮水、住房保障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应享尽享,应保尽保,人均纯收入大大地高于国家的规定脱贫标准,村里人居环境极大改善,水源村的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如今当我走到贫困户家走访时,他们老远看到我就会喊我,并会拿出时鲜的土特产、水果招待我,要我在家吃饭。看着他们朴实地笑脸,听着一句句暖心的话语,我内心无比感动。一切怨言、劳苦烟消云散,真正体会到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