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9-01-31

袁华秀委员的发言——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 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

发布时间:2018-12-22 12:03 来源:县政协办 作者: 【字体:

村干部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既是夯实基层基础的历史任务,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现实要求。

一、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县在村干部队伍建设上积极作为,成效明显。但是,一些问题仍然突出。

(一)人难选。当前,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部分农村青年通过考取大中专院校被输送出去,留守在农村的基本上是“386199”部队,村干部选拔的空间较小。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或在家创业的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与村干部相比,经济收入相对更高一些,导致许多人对当村干部没有多少兴趣,部分有意愿的又不符合选任标准,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象。一些村民即便担任了村干部,但干不长干不久。例如,去年通过换届,全县242个村全部配齐了班子,且都配备了35岁以下的村干部。但据组织部门统计,截至今年7月25日,多达147人辞职。其中,村党组织书记12人、村主任24人,35岁以下的105人。

(二)动力弱。部分村干部精神状况较差,内生动力不足。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从主观上来说,一些村干部思想比较消极,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偏差,奉献精神不强,作风不扎实。从客观上来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待遇不高。尽管近年来我县在提高村干部工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现有的工资标准仍有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我县村支书、村主任和其他村干部工资的比例为1:0.9:0.7,村支书、村主任每月分别为2740和2466元,而一般村干部每月只有1918元。与经济待遇相比,提升政治待遇的渠道更为狭窄。我县2016年分别从村支书、村主任中公开选拔了一批科级领导干部,但能够选上的毕竟是少数。二是压力较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村振兴、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综治维稳、森林防火等工作,大事小事,最终都要靠村干部来抓落实,签订的责任状多、属于“一票否决”的事项多。不少工作实行“留痕管理”,要通过图片、资料、记录来体现。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标准高、要求严、任务重,一户一档资料的建立完善、各种表格和数据的摸底上报、贫困户的纳入和退出、扶贫政策的落实等等,村干部一样都不能落下。他们长时间忙于这些繁琐而又不能出差错的工作,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他们还得应对各项检查和考核、参加各种会议,日常工作量较大。此外,村干部还面临着较大的社会压力,有时群众不理解,家人也不理解,领导也未必理解,各种不理解交织在一起,让村干部身心俱疲。

(三)干不好。一些村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等与习近平新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工作效果差强人意。一是结构不优。通过去年换届,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但仍然不够合理。例如,全县1322名在职村干部,46-59岁的635人,接近一半,年龄结构偏大。学历结构上,大专以上文化的大幅增加,但较大一部分是后期通过农民大学生取得文凭,真正高学历的极少。二是能力不强。一些村干部学习能力不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思维传统固化,缺乏市场经济头脑和开拓创新精神,满足于守摊子、混日子,对如何带领群众闯市场、脱贫致富奔小康、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缺少办法。有的工作方法简单,存在老办法不够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能用的现象,对农村社会矛盾不敢碰硬、不会处理。三是作风不硬。一些村干部利己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办事不公、处事不当,为自己捞好处,为亲友谋利益,个别的甚至违法乱纪。有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作风漂浮,工作马虎。

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建议

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拓宽选人视野,创新选任机制。一要更新“选”的观念。把群众的要求摸清摸准,真正把“群众眼中的能人”、“群众身边的好人”选任到村干部的岗位上来。二要拓宽“选”的视野。要敢于打破目前“限定村内选人,固定本村任职”的传统模式束缚,打破各种限制,面向现有村干部,选管理型人才;面向经济能人和致富带头人,选经济型人才;面向乡镇、事业站所有作为的年轻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选知识型人才;面向外出务工经商回村人员,选外向型人才。三要培养“选”的苗子。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培养力度,每个村确定若干名优秀青年,纳入村后备干部人才库重点培养。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一要强化经常性培训。要认真研究制定村干部素质升级培训规划,明确目标任务,重点培训基层党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实用技术、法规政策、村务管理等方面知识。要建立集中培训制度,县委每年至少举办一次不少于7天的村干部全员培训;建立以会代训制度,乡镇党委每年要通过多种形式,对村干部进行常态化能力培训;建立岗前培训制度,对新任职的村干部进行岗位必备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资格认证,持证上岗。加大财政和党费投入,切实保证培训经费。二要突出开放式培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和“菜单式”点学,每年组织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到经济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和先进村进行培训。要通过远程教育、专家讲学、集中办班等办法,加强新政策、新知识、新技能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抓好学历教育,力争使45岁以下的村干部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三要丰富培训载体。要深入开展“学典型、创样板”活动,大力创办各种产业示范服务项目,引导村干部领办创办农民股份公司、合作社或经济联合体,培养合格的产业带头人;鼓励和扶持村干部开展科技示范活动,培养合格的科技带头人;积极组建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和协会,支持村党组织书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参与各种市场经济活动,培养合格的市场经纪人;深入开展联户帮扶、民情恳谈、利民承诺等活动,培养合格的群众贴心人。

(三)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环境。一是政治上多关心、让其有“奔头”。每年适当增加面向村干部招录乡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的比例;对特别优秀的,采取按有关程序选拔进镇党政领导班子。积极拓宽村干部参政议政途径,进一步提高村干部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例。努力挖掘和培育先进典型,每两年组织开展一次优秀村干部评选表彰活动,加大推介宣传力度。二是经济上多优厚,让其有“甜头”。要妥善合理解决村干部的工资报酬,建立健全工资增长机制,合理调整村干部工资比例,适度提高退职村干部生活补贴。三是精神上多关怀,让其有“靠头”。建立健全走访慰问村干部、困难帮扶、谈心谈话等制度,对村干部高看一等、厚爱一层,让村干部真切感受到是组织上的人。四是工作上多减负,让其有“干头”。县、乡两级要当好村干部大胆开展工作、敢闯敢试敢干的坚强后盾,为村干部多撑腰、多担当、多引导、多松绑。同时,要切实减少多头督查、重复考核,坚决纠正过度的“痕迹管理”等形式主义,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让村干部集中精力干实事。

(四)完善管理制度,严格监督考核。要进一步完善村支两委和村干部议事规则,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强化村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村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制度,及时把群众关心的财务收支、宅基地审批等热点问题进行公开;实行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改进考核方式方法,完善村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强化规范化管理,严格兑现奖惩;健全不合格村干部退出机制,及时发现、调整不合格村干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