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你最美——记永兴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加发

发布时间:2020-08-10 08:34 来源:县扶贫办 作者: 【字体:

扶贫路上你最美——记永兴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加发

7月25日,永兴县金龟镇香梅村,当地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陈满姣种植的8亩水稻“绿波荡漾”。

稻田里,烈日下,陈满姣忙着除草施肥,干劲十足。一丘田忙完,接着又到另一丘田,脸上满是汗水。

“家里家外,田里土里,全靠我一个,虽然累,但有盼头!” 陈满姣擦了擦汗,说了起来。

安居乐业,陈满姣盼啊盼,梦想成真——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府帮她建了新房,圆了她的“安居梦”;

永兴县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彭加发和她结了“穷亲”,为她谋发展,帮她找出路,使其生产生活有了着落。

香梅村圩场,新居、新家,陈满姣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多亏了党的好干部!” 陈满姣眼眶有些湿润。

2016年4月以来,在永兴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彭加发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把责任扛在肩上,把群众装进心里,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有力助推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罗霄山下,便江两岸,永兴县1154户3919名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安了居,乐了业,脱了贫,致了富。

把责任扛在肩上

湘阴渡街道南塘新村,苍山掩映之中,三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新房整齐排列,格外亮丽。

“来来来,吃冰棒!”见客人上门,52岁的南塘村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王戊友热情地招呼起来。

2栋2102室,一家六口的新家,王戊友幸福感满满。

此前,王戊友一家挤住在不足30平方米的偏远、简陋的土砖房。每当下暴雨,一家人担惊受怕,生怕房屋会倒塌。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全村包括王戊友在内的32户贫困户住上了新房,能自主发展产业,能就近就业,生活稳定了,收入增加了,精气神和以前都大不一样。”南塘村村主任王日龙说。

易地扶贫搬迁,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持久战。

2016年初,永兴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正式启动。县委、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局牵头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接到任务伊始,少数干部不理解:“此项工作涉及住房建设,发改部门并不熟悉,怕搞不好……”你不做,他不做,谁来做?彭加发二话没说:县里把担子交给我们,我们不仅要干,还要干好!

“只有把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才会干得好!”彭加发这样给大家打气。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施难度大。尤其是最初,没有一个具体操作政策,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任务要完成,政策不能走样。

“他带头学习,反复研究,注重创新,抓好统筹,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与彭加发共事四年多的县发改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书标竖起了大拇指。

多少个夜晚,彭加发的办公室,灯总会亮到很晚。

“白天事多,要吃透政策,只能晚上挤时间学习。”彭加发说。

“按理说,我们联席办是最懂政策的。可很多时候,彭局长比我们还熟悉,不懂还要问他。”联席办业务骨干刘辉说。

贫困户怎么安置?建房补助标准多少?房子怎么建?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彭加发在加强政策研究的同时,组织带领业务骨干赴安仁、株洲茶陵等地实地学习考察,避免工作走弯路。

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十多个部门,联席办人手有限,不管大家怎么跑怎么协调,还是有些应付不过来。

县发改局实施分片包干联点督导制度,局领导班子成员包片,中层干部联点,压实压细责任,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避免了相互推诿、互踢皮球等作风不实现象。

把责任扛在肩,贫困群众搬得出、住得安、富得起。

2018年2月,永兴县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1154户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建房任务全部完成。

把群众装进心里

易地扶贫搬迁,为了谁?彭加发用行动回答: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乡亲不流泪!

一大早,香梅村圩场,“嚓、嚓、嚓”的声音响起。村民知道,陈满姣开始了新一天的保洁工作。

“丈夫去世得早,我独自拉扯着两个小儿女,还有一个四岁大的孙子要带。”

“住得又偏,又没有收入,你说难不难?”

……

知道这个情况后,彭加发主动结对帮扶,动员其易地搬迁,并多方奔走,为陈满姣争取了保洁公益性岗位,还鼓励其自立自强,帮她在村里流转8亩水田种植水稻。

和陈满姣一样幸福的还有王戊友。南塘新村建成后,政府引进电子组装厂,就近建立扶贫车间,他爱人在扶贫车间上班,每个月工资2000多元。

让贫困群众搬得出,还要富得起,彭加发思考最多,付出最多。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归根结底就是要为贫困群众找到新出路、找到好活路。”彭加发常说。

全县23个集中安置点,彭加发每个月至少要走上一遍,指导、协调、督促安置点建设和后续产业帮扶等工作落实。

彭加发组织起草《永兴县易地搬迁结余资金使用方案》,积极引导发展扶贫车间、拓展就业培训,较好地解决了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就近就业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2017年,黄泥镇涌水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涌水新村正式建成,49岁的贫困户许永宝做梦也没想到,他一家能住上130平方米的宽敞新家。

许永宝,之前身体长期有病,几乎干不了重活,日子过得紧巴巴,一家五口连一个居住的房子都没有。

“你说怪不怪,搬了新家后,感觉身体比以前好了蛮多,干活更有劲了。”许永宝问,这是不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更让许永宝感到高兴的是,在县发改局等部门的帮助下,他流转了10余亩荒山种植冰糖橙,发展了林下养殖,办起了冰糖橙加工厂。去年,他销售冰糖橙20多万公斤,里里外外收入10余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你随便走一走,问一问,没有不说好的。你看,住有新房,就业有扶贫车间。为了减少生活开支,政府还帮他们规划建设了微菜园。”涌水村党支书记许抄能高兴地说。

截至目前,永兴县易地扶贫搬迁共实现就业帮扶1523人、技能培训759人、提供公益岗位134个、产业帮扶531户746人,委托帮扶683户2317人。

香梅村基础条件差,历史欠账多,县委将这块脱贫攻坚“硬骨头”交给了县发改局。

彭加发带领驻村工作队,竭尽所能,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香梅村脱贫攻坚随之打了个翻身仗。

“只有把群众装在心里,群众才会信任你。”彭加发说到做到。

把奉献摆在前头

小家,大家,彭加发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在县发改局工作的四年多,争资立项、项目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彭加发操心实在太多,头发白得最快。

以争资立项来说, 2016年以来全县共争资立项60多亿元,争资立项工作连续多年在全市名列前茅。

可是,拿什么给自己呢?拿什么给家人呢?

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正处攻坚阶段,彭加发的母亲患脑梗住院。因为事情多、任务重,他对哥哥说:母亲就托老兄照顾了,我实在走不开。好不容易晚上有点空闲,他就趁夜赶回老家看望母亲,第二天一大早又赶回单位上班。

2019年,母亲瘫痪在床,身边不能缺人,兄弟姐妹只能轮流值守看护。没有办法,彭加发白天喊姐姐值守,周末或晚上则抽时间赶回照顾。

“每次回去,母亲总说有事不要来。其实,哪个父母不希望儿女多多陪伴左右呢?”彭加发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离世前,老是念叨彭加发,还说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可是,对于母亲,他说他真的很愧疚。

舍小家,为的却是大家。

一次,彭加发的爱人这样“责备”起他:你看别人,老公恨不得把老婆捧在手里;你这个老公倒好,什么事都不管,什么忙也帮不上。

“我在这个位置,工作任务重,事情比较多,实在兼顾不过来,只有辛苦你了!”彭加发这样抚慰爱人。

2018年1月的一天,易地扶贫搬迁全覆盖核查,彭加发忙到很晚,加之吹了一天的冷风,次日出现突发性面神经炎。到医院就诊后,他轻伤不下火线,带了个口罩就返了岗。后在跟领导汇报工作时,他的嘴巴还漏风,说话还含糊不清。

太和镇仁佳集中安置点、高亭司镇油市集中安置点、洋塘乡长洲村集中安置点……一个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村,一个个幸福和谐家园。

“我是农家的孩子,又经过党的多年培养,县里把易地扶贫搬迁重担交给了我们,我们责无旁贷,要把党的政策执行好,绝不能让贫困群众失望。”彭加发欣然而言。

扶贫路上,你最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