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江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2-02-07 11:03 来源:便江街道办 作者: 【字体:

2021年,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我街道紧紧围绕中央提出“六保六稳”和省市县提出的工作思路,做好县委县政府的“排头兵”“先锋队”,真抓实干,坚持早谋划、出实招,将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实现了预期目标。

一、围绕“实力更强”,量质并举抓投入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进。在受到疫情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便江经济仍在破浪前行、稳中有进。2021年,预统计,全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1.9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62.9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97亿元,同比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9亿元,同比增长19%。有望保持经济强乡镇。

(二)项目建设攻坚拔寨。2021年,便江街道有县重点项目31个,占全县重占项目的41%,其中省重点项目1个,市重点项目6个,是全县重点项目的主战场。便江街道组建“大兵团”,组织街道、村、组干部、党员全身心投入项目建设,实行“四位一体”大兵团作战,对单个项目实行“1+x”管理模式。街道、村干部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夜以继日,顶住农民上访责骂、领导批评责怪、项目不满责难的重重压力,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难题,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共完成征地、流转635.5亩,房屋拆迁145户,坟墓搬迁367冢,安置195户。调处项目各类矛盾纠纷325余起,解决遗留问题120余件。尤其是攻下11块储备地项目,为县财政创收6亿元。

(三)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以实体经济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一是粮食产业不断巩固。对全街道25个村耕地无死角摸排,摸出抛荒耕地935.76亩,已治理639.52亩,治理率68.34%。培育种粮大户17户,其中市优秀种粮大户1户,县优秀种粮大户4户。全年完成早稻播种面积11000亩,中、晚稻14000亩。铜角、观前、塘下、茶园等蔬菜基地每天为县城居民提供5000斤以上的新鲜蔬菜。二是冰糖橙产业不断增强。成立专业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社达9家。开展冰糖橙种植技术培训,共组织培训16堂次,培训人1268人次,全街道种植冰糖橙5万多亩,年产值高达1亿多元。三是养殖业不断涌现。发展生猪规模养猪场22户,羊规模养殖场9户,家禽规模养殖场5户,尤其投资1.2亿元,在泉塘村建设年出栏5万头的佳豚生猪养殖场。全街道有家庭农场  家,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7家。四是三产实体不断扩大。全街道拥有个体工商8000多家,三产企业1462家,其中规模以上批发服务零售业46家,三产经济是全县之最,给全县财源做出巨大贡献。

(四)文旅业发展迅猛。依托全县文旅整体规划,以便江河为主线,初具形成便江康养和生态旅游精品区。全县90%的文旅产业项目在便江街道。长鹿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亿元,欢乐马戏城、银河科技城、花海世界、湿地公园、军事酒店等景点景区建成营业。县“一改两整”红本项目,锦里改造和青布滩、潘园两码头整治进展迅速。锦鲤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和西河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成为便江文旅产业破冰前行、二次创业新的重要引擎。

二、围绕“生态更美”,城乡统筹抓品质

坚持以县城为龙头、以集镇为关节、以乡村为主项、以基础设施为纽带,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城市更宜居。创文巩卫按照互联共建建立了长效管理模式,持续开展了“三清六治”大清扫。2021年,硬化村道背街小巷2000平方米、便民道600米、城区院落小巷1200平方米;清除牛皮癣小广告8000多处,粉刷楼道墙面13500多平方米。完成城区124座旱厕的改造工作,道路两旁去杂改绿化11公里;拆除违建棚户90处。改造老旧片区20个,涉改居民楼448栋,涉及建筑面积108.95万平方米,通过改造,共有7857户居民从中受益,让市民有种“人在城中,城在画中”的感觉。推行网格化管理,社区网格化实现了全覆盖。推行一社区一警务室,社区功能不断完善。配合交通、城管开展了市场整治行动,市场秩序由乱到序。二是乡村更美好。2021年,主要开展了“蓝天、青山、绿水、净土、秀庄”五大工程,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所有冶炼企业实行了入园发展;配合县直部门开展了餐馆油烟整治行动,整改26家;加强了垃圾、秸秆焚烧及森林防火日常巡查,劝诫123人次,让“天更蓝”。完成封山育林10万亩,荒山荒地造林50亩,道路绿化11.3公里,矿山复绿1处。栽植绿化苗木10万株,绿地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让“山更青”。实施粪污处理项目 个,认真落实了河长巡河责任制;开展了饮用水源地保护行动;河道清理6200米,整治下水道污水沟1420米;认真开展禁捕退捕,回收渔网12273.7公斤、地笼4019.3公斤,“三无”船舶回收拆解101艘,让“水更绿”。投资800万元完成塘门口重金属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理卫生死角1400余处,让“土更净”。强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污水、垃圾处理,建立156个户厕,完成公厕3个,“三拆”拆除134户,茶园村书安组已完成整组拆除工作,让“庄更秀”。

三、围绕“满意更多”,全力以赴抓民生

1.疫情防控抢先抓早。疫情防控就是最大民生,便江街道是全县疫情防控的主阵地,人口众多,形势复杂,便江安则永兴安。全年认真落实了宣传教育、摸底排查、信息核实、跟踪管控、应急处置等工作举措,建立健全了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性疫情防控两套防控体系。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街道、社区(村)干部任劳任怨,节假日他人放假我们加班,工作不分昼夜,加班8000余人次。在任务艰巨、体量巨大、人员较少、经费紧缺的情况下,核实并及时上报市县推送的人员、车辆数据3419条,摸排在省外流动人员25393人,排查重点地区入永返永人员(含境外)3252人,落实集中隔离1257人,组织疫苗接种168920人居全县第一,设置核酸检测采样点107个,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3次。全年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经费50多万元。

2.乡村振兴精准滴灌。圆满完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市检工作。利益联接企业10家,享受分红的贫困户2175人,分红资金574320元;享受分红的边缘易致贫户92人,分红资金138000元实现贫困户与边缘易致贫户受益全覆盖,政策“落到位”,服务“不卡壳”。高起点高标准做好西河村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牌楼村申报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塘门村申报了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在锦里村、便江村、城郊村实施了“一改两整”项目。

3.规范建房有章可循。一是出台了建房操作细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村民建房,引导村民不仅要建好房还是建好生活环境理念,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既有“颜质”又有“气质”。二是严格管控建房,各集中建房点成立有村、支两委主职领导参加的理事会,建房理事会要报备建设方案、资金管理方案等等,对不依法依规施工企业及个人实行黑名单管理制度。改变了原来城区规划建房超高超面积形象严重的问题,解决了村民建房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形同虚设的问题,解决了镇、村两级对集中建房管理失控的问题。三是启动了茶园村书安组、周家村上山组、便江彭家、代家集中集房点建设,批准村民个人建房71户、村民集中建房216户。

4.安全生产常抓不懈。便江街道安全生产涉及的点多面广线长量大,且每个领域可说都是全县之最,他人没有的领域我们有,他人有的领域我们体量多。现有安全生产经营单位608家,小Ⅱ型以上水库18座,地质灾害点9个,渡口10个,码头13个,非运输船舶530艘,渡船10艘,餐饮船舶5艘,是全县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全年投入安全生产宣传费15万元,制作的家庭安全防范微视频刷爆银城,点击率达10万人次,发送居家安全防范提示短信15万条、《幸福来敲门安全进万家》提示信5.2万份,安全生产举报有奖关注人数 32056人,在全街道营造人人谈安全、人人知安全、人人防安全的浓厚氛围。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18项,隐患整改到位316项,整改率达99%。

5.社会治理久久为功。便江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县项目主战区,同时也是全县矛盾纠纷的聚集区。开展禁毒禁赌专项行动2次,抓获吸毒人员5人,取缔麻将馆3家;摸排涉恶线索1条,打掉黑恶团伙1个,抓捕5人、起诉5人,有效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67起;办理上级转办信访件(含县委书记批示件、市县长热线)212件,自办件187件,有效化解了李水庚、谭哲峰等3件重点信访案件,为全县的综治维稳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6.社会保障实绩惠民。有序推进了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户。实现自然村通水泥11.3公里,提质改造农村公路5公里,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3公里。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000人。进一步夯实民生基础。民政大病救助36人;临时救助305户75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0.34万元;积极落实低保政策,农村低保新增126户,城镇低保新增146户,核退农村低保44户、城镇低保37户;特困供养对象新增64户;救助困境儿童6人;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完成普查1310人为全县最多。投入9万用于乌泥小学提质改造。逐步建立完备的控辍保学体系和贫困学生社会救助体系。发放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助学补贴共294人。

7.法治文明敢闯敢立。一是强化法治宣传。在城市街道、农村市场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村民建房、优化营商环境、禁毒、疫情防控等法律法规、条款规章宣传10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10万余份;在各学校开展了法制进学校活动,上法制课堂13场。在全街道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执法打击。制定了执法管理办法,联合县直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开展了燃气、消防、交通、校外培训机构等多类执法行动。在灵坎村依法查获一起非法运输存储液化气罐案,在乌泥村、锦里村依法查处非法储存成品柴油案,在灵坎村依法摧毁非法储存环保油设施设备。查处非法销售烟花爆竹销售店12家,收缴烟花爆竹11万响。整治液化石油气87家,强制送检400多支,强制报废120余支。整治小微企业、校外培训机构、物流102家,处罚企业30多家。开展交通执法行动12次,整治了湘永马路市场摆摊设点30余个;“戴帽工程”专项整治查处违法行为523起,查扣无车辆784台;“飓风行动”查扣车辆 434台,拆除报废农用车15台。三是强化乡村治理。以县“一网治理”工程为基础,进一步理顺社区、网格和楼栋的管理职责和运行机制。彻底摸清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空挂户,建立了台账。实施了“四会治村”工程,惠民路社区建立“逢四说事”制度,组织居民到社区议事,牌楼村成立了村民议事会,组织开展科技下乡、健康义诊、美丽乡村清洁行动、法律咨询与援助等活动。四是强化政务公开。

四、围绕“基础更实”,从严从实抓党建

(一)宣传思想工作深入人心。一是开展党史教育。预算30万元用于学史学习,全年开展党史宣讲130场次,在全街道开展了学党史诵读赛、知识抢答赛、演讲赛、主题征文等活动,党史学习覆盖全街道43个党组织及2500名党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市县党代会精神集中学习3次,开展4期“支书论坛”。二是加强意识形态理论学习,把准政治方向,担当第一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同部署同落实,开展理论学习15次。三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塘门村、周家村和滨河路社区被评为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省级文明村(社区)2个、市级文明村(社区)6个,县级文明村(社区)14个,推荐身边好人82人、评选文明家庭460户。

(二)组织保障工作强劲有力。圆满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并在全县换届选举工作中创下“两个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全县最低;村(社区)换届体量数全县最大,“两委”人选全县最多,没有一人突破年龄限制,各项指标均优于全县平均水平。完善了村(社区)党支部设置,便江村软弱涣散整顿到位;奇亚物业党支部荣获“郴州市优秀两新党支部”。建设党建示范村(社区)5个。实行党政领导包干负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建示范村5个。新招聘28名社区专职工作者。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67人、发展对象45人、接收预备党员26人、按期转正38人。推行“一单两表”,即重点工作清单、部门工作日报表、村(社区)工作周报表,实行工作“周清周结”,推动工作落地见效。

(三)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分片区分批次对全体村(社区)开展了警示教育谈话,发干部职工管理情况督查通报39期,办结信访线索42件,其中立案审查6件,结案6件,对33人予以各类处分和问责,其中给予开除党籍重处分2人,追缴各类违规资金796963元。

便江街道2022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

今后几年,便江街道将紧扣县委“五区并建”的目标任务,依托全县“一主三副”的空间定位,突出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发展,以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全力打造在全县乃至全市乡镇、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地位。

二、基本策略

1、坚持主动作为、积极融入城区、园区、景区项目建设,务实拓展产业承载平台。

2、坚持老老实实做实业,以实体经济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3、坚持市场思维,激活资产、资源要素,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4、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组织体系建设,着力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尤其是党员的执行力。

5、坚持安全稳定的底线思维,推进城乡同治、城乡共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三、实施途径

1、全面对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①以功能融城为主方向,重点在塘门、塘下、碧塘、牌楼等郊区村发展仓储物流和商贸市场以及教育培育、康养等服务实体。②以产业融城为主方向,重点在锦里、周家、便江、塘门口、西河等沿便江、注江流域村发展文旅产业。③以地理融城为主方向,重点在灵坎、城郊、水南、便江、周家等城中村规划、规范好征拆安置,推进村民通过置业就业,实现居民身份的转换。

2、壮大做强农业特色产业。①在锦里、周家、铜角等村试点,引入市场主体,通过流转、托管以及合作经营的方式,将农村土地或现有小规模果园进行归集,推进冰糖橙、油茶、蔬菜等集约化发展。②以冰糖橙、蔬菜为重点,通过公司化运作,培养和组建专业农民队伍,推行相同品类“联片种植、联合管理、联合防疫、联合销售”。③以规模生猪养殖为重点,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养殖基地。同时,积极运用利好政策,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创建永兴冰糖橙、蔬菜等专用有机肥生产企业。

3、着力培育乡村产业链,推进产业融合。①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郴州配送市场,联合县果蔬市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以产销合作为链接点,在铜角、乌泥、泉塘等传统种养区域建立蔬菜、水果以及水产、禽畜供应基地,构筑城乡双向联动销售渠道。②引导上规模合作社、家庭农场,以行业规范为联结点,组建行业合作联社,建立同种类农产品管理、防疫等方面的约束规范和操作标准,为创建绿色有机品牌夯实基础。③加强与大单销售主体合作,探索“农业职业经理”模式,以产品需求标准导向,推动农产品田间管理、加工、包装以及销售等环节实行专业化代理。④积极申报和加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实施建设,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分拣,同时推进劳动力培训、原材料、农药供应等产业链的拉伸。

4、积极发展文旅产业。依托全县文旅整体规划,以便江河为主线,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分区域实施的方式,通过点的积累,拓展线性连接,进而实现面的壮大,逐步形成沿便江康养和生态旅游精品区。以锦里区域为重点,打造承接郴资及高椅岭景区“接入”平台;以青布滩(安陵书院、寿佛樟公园)为重点打造文化休闲示范区;以塘门口区域为重点打造楚汉文化风格、“水运码头”文旅和民宿区,并积极推进湘永至塘门口旅游公路建设,构建与耒阳蔡伦竹海景区“联接”平台。

5、有效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重点从四个方面挖掘集体经济发展潜力:①整合本村散户资源,组建农产品销售平台,与市场主体合作,建立统一对外销售渠道,进而增值的销售利润中合理留取集体分红。②将争资立项形成的集体资产转化为可收益资产,对通过村集体争资落地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供经营性企业使用时,按比例计为村级投入分红。③积极落实上级关于政府投入在1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村级组织实施的政策,支持村级依法获取项目建设中的合理利润。④探索城中村征拆安置预留用地经批准后进行商业开发,并转化为具有可持续收入的有形资产。

6、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重点解决基层治理人和钱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和改进组织体系建设。①以县“一网治理”工程为基础,进一步理顺社区、网格和楼栋的管理职责和运行机制。②着力增强居民德治、自治意识,尤其是突出抓好基层党员角色教育,发挥党员对群众的宣传、凝聚和组织作用。③积极探索将党支部建在业主委员会上,在居民小区建立由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功能型党支部,并在物业管理行业建立行业协会及“两新”组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