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县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永兴县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3-10-30 09:07 来源:县统计局 作者:李旭卉 【字体:

近年来,永兴县把发展壮大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坚持调整粮食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抛荒治理、稳定生产面积,突出品牌建设、提高产业效益,全县粮食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了确保永兴县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将永兴县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综述如下。
    一、 永兴县的粮食生产发展情况
    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耒水中游、郴州市北端。全县辖14镇7乡,总面积197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2.1万亩,盛产稻谷、玉米、红薯、大豆、烤烟等农作物,稻谷播种面积达56万亩,正常年景稻谷产量在20万吨左右。农业人口43.15万人,占总人口的64.78%,是湖南省62 个粮食生产大县之一。近年来,永兴县争取并落实了国家粮油生产补贴政策,坚持和完善粮食生产目标管理和日常督查,斥资扶持粮食规模种植,努力开展粮食生产试验示范,大力调整了粮油种植结构,粮食生产在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粮食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稳中有升,使得粮食生产呈恢复性增长。2010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6万亩,总产23.1万吨;2012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7.5万亩,总产23.5万吨。2013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70.52万亩,增长4.4%。其中稻谷58.08万亩、豆类1.58万亩、薯类5.91万亩,分别增长3.2%、8.2%和14.1%。预计实现粮食总产量24.37万吨,增长3.8%。其中稻谷21.05万吨、豆类2059吨、薯类1.73万吨,分别增长3.0%、7.6%和11.6%。
    二、永兴县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夯实粮食发展基础。在认真落实国家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同时,永兴县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设立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2013年县财政预算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930万元,截至目前,已拨付670万元资金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和治理耕地抛荒。二是实施水稻政策性保险。县财政安排资金60万元为全县43万亩水稻购买保险,减少水稻种植风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三是实行粮食种植大户奖励政策。对双季稻单季种植50亩、一季稻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粮油单产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的生产大户,由县财政按照4000元、8000元、12000元三个档次予以奖励。2008年以来,永兴县每年兑现粮食种植大户奖励资金50万元以上。四是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去年冬以来,永兴县筹集各类资金35685.3万元,完工各类水利工程8339处,进一步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同时,大力实施国土整理、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提升耕地质量。
    (二)加强抛荒治理,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耕地抛荒是制约粮食发展的瓶颈问题,一直以来永兴县高度重视耕地抛荒治理工作,将耕地抛荒治理作为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重要举措来抓,先后出台了《永兴县耕地抛荒治理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永办〔2013〕113号)、《永兴县2013年耕地抛荒治理目标管理考核方案》(永政办函〔2013〕36号)、《关于2013年继续开展重要农田区耕地抛荒清零行动的通知》等文件,对耕地抛荒治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一级对一级负责。组织县农业部门对全县耕地抛荒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摸清底子,建立档案。积极组织抛荒耕地恢复耕种,对因干旱缺水不能耕种的耕地,通过改善耕地灌溉条件,创造条件进行复耕。对因弃农经商或外出务工无力耕种的耕地,由乡镇督促耕地承包户及时将耕地转包与他人代为耕种,并逐步推动土地流转,努力培植种粮大户。
    (三)强化技术服务,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一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今年,永兴县结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推广超级稻及高产栽培技术为主,重点推广了超级稻和中档优质稻、农业机械化、推广集中育秧、土壤有机质提升、病虫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水稻机耕面积59.42万亩、机插面积8.07万亩、机收面积38.65万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8.62万亩。二是大力实施水稻集中育秧。今年,永兴县将早稻集中育秧工作作为全力发展双季稻生产的重要举措来抓,在G107、S212、S213沿线乡镇的13个乡镇、78个村、344个育秧点开展早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3340亩(其中机插秧田面积239亩、抛秧秧田面积3101亩),落实早稻集中育秧主体143个,新建简易钢架育秧大棚14000㎡,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8.06万亩,晚稻集中育秧2.5万亩。三是认真办好示范样板。深入开展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活动,实施了鲤鱼塘镇(部级)双季稻整建制高产创建、湘阴渡镇(部级)早稻万亩高产创建、太和镇(部级)晚稻万亩高产创建、便江镇(市级)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等四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各乡镇创办了一个500亩以上的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县农业局在鲤鱼塘镇、便江镇建立了苗情与病虫情观测点,记录水稻生长情况和监测病虫情发生情况。积极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技术普及,继续开展粮油高产竞赛活动。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全县农用物资质量进行全面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为全县粮食生产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严格考核机制,落实粮食发展责任。实行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把粮食生产工作纳入乡镇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和年度经济社会综合目标考核,县乡村层层签订粮食生产责任状,下发了《永兴县2013年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永政办函[2013]33号),对粮食生产工作任务考核前六名乡镇分三等给予表彰奖励,对排名倒数三位且粮油生产任务没完成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甚至“一票否决”。今年还对全县所有行政村进行粮食生产分类考核,专门制订了《永兴县2013年村级粮食生产工作考核办法》(永政办函[2013]79号),对年度考核属三类、分值排名倒数10名的村实行“一票否决”,排名倒数11-20名的给予黄牌警告,对连续排名倒数10名的扣发相应的村办公经费,对驻村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实行责任追究。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在全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全面抓落实的粮食生产工作格局。
    三、当前影响永兴县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永兴县的农田基本设施还比较薄弱,部分农田水利设施老化,部分农田的水利设施难以适应粮食生产的要求,制约粮食生产发展。由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村集体和农民投入能力严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设筹资难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导致水利工程欠账较多,遇有灾害农民损失惨重。如今年永兴县持续52天的高温干旱以及“潭美”台风洪涝灾害导致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灾面积为22.97万亩,其中中稻受旱灾面积4.89万亩,晚稻受旱灾面积7.93万亩(已移栽),玉米受旱灾面积1.59万亩。洪涝灾害致使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650公顷,成灾面积620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20公顷。
    (二)种粮效益比较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低落。由于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较大和粮食价格的微涨,形成了投入和收入剪刀差,使农民种粮效益逐年下滑,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挫。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日益高涨的消费水平影响,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如永兴县的种稻田)已经难以维持家庭开销,“种田不赚钱”促使绝大多数的农民进城务工、外出打工,或在企业、矿山寻找工作挣收入,而成本投入高且收入水平低的粮食种植行业只当作解决“口粮田”的副业生产活动。2013年,一个农民在乡村的临时工价达100元/天,在城镇的临时工价达150元/天,而粮食生产稻谷价格132元/100斤,相比打工效益太低太慢。在永兴县的广大农村,只有“老弱病残”在家务农。假冒伪劣的农资(主要是化肥、农药)吭苦了粮农;基础薄弱的农业设施抵御自然的风险能力较差所带来的后果给农户种粮蒙上一层阴影等多方面影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三)粮食生产品种单一,杂粮产需缺口较大。随着人们健康知识和科学饮食理念的逐步形成,居民的消费品种有较大的变化,城镇居民消费量在微量下降,居民消费米、面及制品比例比较大而呈下降趋势,而杂粮、粗粮用量呈增长趋势。永兴县小麦及其他杂粮粮食生产能力弱,商品粮少,每年均需从外调入1.8万吨才能够满足当地消费需求。
    (四)耕地呈减少趋势,农田荒芜现象日益严重。近年来,永兴县的耕地呈减少趋势,农田荒芜现象日益严重。一是小城镇和工业区开发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和农户建房占用农田严重,近年占用的农田达2万亩以上。二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经济作物扩种(包括退耕还林),全县约3万亩。三是因水利失修、弃农经商、耕作不便等荒芜的稻田(山间垄田居多)达5万亩。四是复种指数的急剧下降,只有鲤鱼塘镇保持有大片区的早稻,其他乡镇只有极为少数的种粮大户耕种双季早稻,传统的早稻生产大乡镇如柏林、太和、碧塘、湘阴等都改变了粮食生产习惯,仅种一季稻。
    (五)产业化程度不高,流通渠道不畅。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力量薄弱,缺乏实力和竞争力,优质大米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总体层次较低,附加值低,最终制约了产品和市场的扩大。由于缺乏市场经营人才、畅通的流通设施以及信息,营销组织薄弱,市场动作水平低,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难以抵御市场风险。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传,由此制约了生产,又影响市场份额的扩大。同时,粮食产业化发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财力不足,难以得到强有力的扶持,市场软硬件基础薄弱,流通中处于弱势。
    四、确保粮食生产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严格保护好耕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按照粮食安全自给率应保持在年消费量的95%左右这一指标,永兴县要切实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严禁非法乱占滥用耕地,充分利用粮田面积、水资源、气候和种植技术优势加大种粮面积保护,发挥粮食种植的优势。首先,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严禁一切形式的非法占地,切实兑现占补平衡,保护基本农田不受侵占;第二,严肃批地权限,严禁越权批地;第三,禁止占用耕地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景观大道等。合理规划小城镇建设;第四,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积极探索和推进农地合理流转,杜绝土地撂荒。全县粮食生产要稳定水稻生产总面积达50万亩以上,高档优质稻5万亩,中档优质稻20万亩,全县年粮食总产量在20万吨以上。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是要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级扶持资金,增加县级财政投入,重点在水源建设、改造中低产田、节水灌溉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上加大力度,完善农业生产条件。围绕解决防洪防涝、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增强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农机化建设。以国家实施农机补贴政策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大力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服务公司。通过发展农机化,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三是加强土地肥力建设。大力实施沃土工程,鼓励农民多积、多造、多施农家肥,加大秸秆根茬还田力度,实施保护性栽培。
     (三)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是特殊的农产品,确保粮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支持,有关部门应在粮食生产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对粮食生产的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建立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给予奖励,从上至下营造粮食生产良好的氛围。二是要加大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宣传媒体,采用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优惠政策,宣传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种粮意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领导、强化服务。广泛开展技术、信息宣传,加大技术扶持和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有关涉农部门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驻点指导。强化农情、墒情、市场行情等信息服务。
     (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优质粮食产业,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要围绕建设安全优质粮食生产基地,突出抓好粮食产业。一是建立优质粮食生产基地。按照增加水稻、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大豆种植面积的“两增一稳”工作思路,面向市场和企业需求,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在提高单产和品质上下功夫,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品种生产。依托步禹米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优质玉米、水稻、大豆等品种生产。三是建立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和树立品牌意识。目前永兴县粮食品种多而杂,无品牌和规模优势,更无拳头产品。大力发展和培育一批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实行“一乡一品”生产,形成规模优势,打造拳头产品,培育和打造大米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拉动产业发展。重点要在良种应用、深松整地、精量点播等方面下功夫,引导农民按照农业标准化组织粮食生产。四是加大防灾减灾力度。以抓好防汛抗旱和主要病虫害防治为重点,加强预报预测,及早谋划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努力减少灾害损失,向减灾要产量、要效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