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永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加快永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发布时间:2008-07-19 15:46 来源:县统计局 作者:不详 【字体:

永兴县是郴州市第二大农业县,80%人口居住在农村,人多地少是永兴县的现实状况,农村存在着一支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通过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来消化如此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不仅关系到永兴县51万农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转移规模进一步扩大。2007年,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7万人,比2006年增加6921人,增长8.8%。

(二)转移呈明显的地域倾向性和行业倾向性。永兴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的区域是东部沿海地区,其次是中部地区,随着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劳动力向西部地区转移正在成为新亮点。2007年,据全县80户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永兴县异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人数占65.5%,中部地区占25.8%,西部地区占8.7%,转移到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行业主要是二、三产业,非农产业就业劳动力比重基本上都在90%以上。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日益激化,需求方对就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基本的文化素质,同时还要有相应岗位的生产技能,才能在职业和行业转移中更加顺畅。这样,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有效转移。

(二)农村非农产业容纳能力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一直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乡镇企业的发展由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技术成本增加,加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管理水平欠佳、经济效益不景气,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当前依靠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难度进一步加大。

(三)城镇自身的严峻就业形势的制约。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造就了一批下岗失业和破产型失业人员,加之永兴县城镇化水平总体还不高,分别低于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资兴市等五个县市区,使得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聚集承载功能不强,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转移的矛盾突出。

(四)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农村劳动力流动只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村劳动力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据调查,2007年,农民自发外出打工的占90.4%,有组织的转移不到10%。这表明,永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大都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一)加快结构调整,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目前,由于城镇容量和再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限制,近期内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不现实。当务之急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就近内部消化农村劳动力。一是加快推进新型农业化进程。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永兴四黄鸡、永兴冰糖橙、大棚蔬菜等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开发延伸多条产业链,推进产业化经营,大量吸引剩余劳动力。二是加快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拉动力。加强对重点工业企业生产情况的监测与调度,指导企业积极应对当前出现的影响生产和经营的不确定因素,保持煤矿、金银冶炼、水电、烟花爆竹等支柱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旅游业。以板梁古民居、黄克诚故居、悦来温泉度假山庄等景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城郊乡、碧塘乡有利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项目建设,促进郊区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容量。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城镇容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可以推动农村一二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加快职业农民变工商业者进程。一是加快县城扩容提质。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南延西扩、发展新区”的思路,全县上下要大力招商引资、引进业主和项目,加快推进县城建设,打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集聚地。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高起点规划小城镇,搞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优先发展小城镇中区位较优、实力较强、对周边农村和镇街具有较大吸引辐射能力、发展前景广阔的农村中心城镇。

(三)强化职业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就业中心、农业局、教育局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的骨干。

(四)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台。一是培育中间组织,作为沟通、连接剩余劳动力的新的就业岗位的媒介。二是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引导劳动力流动,调节数量供求,带动质量提高,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三是加强市场信息服务。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盲目流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