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永兴县农村居民收支情况浅析

2007年永兴县农村居民收支情况浅析

发布时间:2008-07-19 15:36 来源:县统计局 作者:不详 【字体:

  2007年,永兴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一系列惠农政策,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化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劳务经济和农村家庭二、三产业,促进了农民收入、支出的稳定、快速增长。调查资料表明,2007年永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83.86元,比上年增加569元,增长13.2%。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3095.52元,比上年增加259元,增长9%,剔出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3.9%。

  一、农民收入增长变化的主要特点

  1、工资性收入大幅上升,成为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主要支柱。县、乡两级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劳动力转移工作。通过部门联手,大力开展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实用技能培训,并积极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农村劳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在本地务工以及外出劳务收入大幅增加,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一大亮点和主要支柱。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461.9元,比上年增加253元,增长14.6%,高于上年增幅3.5个百分点,也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29.9%,比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19.6%。

  2、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是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与上年相比,2007年农林牧渔业产品销售价格呈现全面上涨的格局,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大大增加。各类蔬菜综合价格上涨10.0%左右,出栏牲畜售价上涨50.0%,冰糖橙等林产品价格上涨8%,渔业产品综合价格上涨32%。农民全年人均出售农林牧渔产品收入人均1222.77元,比上年增加328元,增长了37%。农产品出售价格上升,有力地支撑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3、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稳步增长,逐步成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明显改善和乡村“农家乐”旅游业蓬勃兴起,共同带动了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餐饮业等二、三产业纯收入的明显增加。今年农民家庭经营中的二、三产业纯收入人均2031.22元,比上年增加172元,增长9.2%。家庭经营纯收入中,非农产业纯收入所占份额呈上升势头,达到42%,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为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收入增长的重要支点。

  4、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各项惠农政策性补贴落实到位,带动了农民增收。永兴县新农村建设正在扎实推进,农村道路、通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继续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好的基础条件。农民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中即可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取得劳务收入,又能接触到更多的外部信息,学到更多的实用技能。今年农民在本乡地域获得的劳务收入人均779.9元,其中,从新农村建设项目中得到的收入占到约1/3。同时各项惠农和扶持农业政策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购置大中型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贴以及母猪补贴等落实到位,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

  二、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

  2007年永兴县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95.52元,比去年增加258.9元,增长9%。从消费结构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1、食品、衣着消费支出1230.53、250.67元,分别与去年1227.9、241.73元持平。

  2、居住支出445.96元,比去年增加107元,增长31%,永兴县农民对居住条件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3、家庭设备、交通通信支出202.38、448.5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26%,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显著提高。早几年在永兴县农村难得一见的空调、热水器如今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

  4、文教、娱乐支出376.45元,比去年增加71元,增长23%。其中特别是旅游消费支出人均9.16元,实现了零的突破,永兴县农民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向着健康、绿色时尚转型。

  三、增加永兴县农民收入的几点建议

  2007年永兴县农民收入取得快速增长,是我县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全面抗击自然灾害、农产品价格升高以及劳务收入增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008年是防止通胀的重要一年,国家已经并正在出台一系列抑胀政策和措施,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产品价格可能会基本上保持稳定,不大可能在2007年基础上再出现大幅度的上扬。加之今年初50年一遇的冰冻灾害影响,如果没有新的扶农惠农政策出台,没有切实可行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要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高速增长难度很大。今年制约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因灾损毁相当严重,多雨则涝,少雨则旱的现状将更加突出,农业增产增收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二是农业生产资料上游价格持续上涨,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一定程度上抵减了收入的增长。三是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日趋下滑,青壮年劳力普遍存在轻农、厌农思想,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乏力,前景堪忧。为确保永兴县2008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建议:

  1、迅速开展灾后各项重建工作,特别是电力、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要定时间、定目标、定质量完成。

  2、继续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保持第一产业收入稳中有增。充分利用好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这一有利政策机遇,突出抓好黄泥涌水万亩冰糖橙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发展好10个烤烟种植乡镇,建好杂交鲟鱼养殖基地,进一步调优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

  3、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收入比重。2007年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0%,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建议马上组建便江风景管理局,同时应努力提升龙山湖、板梁古民居、悦来温泉等旅游景点的品质与品位,以带动物流与餐饮业,另一方面要继续放手发展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永兴县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4、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力度,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串通涨价、随意涨价以及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农资市场正常的流通秩序。

  5、努力提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素质,进一步抓好劳务经济,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是要进一步做好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完善培训机制,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的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机制。二是鼓励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节约就业成本,同时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积极开辟多渠道劳务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实现农村劳动力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转移就业,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

  6、合理开发农村留守劳动力。由于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留下的绝大部分为老弱病残、妇孺幼小,农业生产的实际能力每况愈下,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造成农村养老、留守儿童教育、农村技术推广应用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尽量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纠错】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